博鱼平台app下载

博鱼平台app下载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博鱼平台app下载 > 新闻动态 > 1171名经济学家,正在联名阻止特朗普!

1171名经济学家,正在联名阻止特朗普!

发布日期:2025-05-22 08:54    点击次数:101

2025年4月21日,已有1171名美国经济学家在《呼吁拒绝有害的关税政策,重申美国繁荣原则的声明》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们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930年在同样的请愿书上签名的人数——那一年,1028名经济学家签署联名信,请求胡佛总统否决《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这封信,至今仍保存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档案室里。

但是,历史最大的荒谬之处,就是人类永远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前有胡佛总统,今有特朗普,把美国往坑里推的力量,似乎永远超过理性的呼吁。这种不断犯错的循环,难道是在证明美国的“纠错机制”有多么强大?

这场反特朗普关税“学术暴动”是美国的数十位经济学家在当地时间4月19日首先发起的。他们包括:

世界上最著名的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原理》的作者、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N·格雷戈里·曼昆;

200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他提出了经济学理论当中的样本选择偏差与赫克曼修正模型;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农·史密斯,他被人们称为实验经济学之父;

经济学家、前得克萨斯州共和党参议员菲尔·格拉姆,他倡导自由市场、金融去监管、财政紧缩与贸易自由化。

他们让当今的学者想到了他们在1930年的那些前辈:美国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欧文·费舍尔,当时诸多经济教科书的编撰者保罗·道格拉斯,哥伦比亚学派代表人物法兰克·葛拉汉等等。他们当时的呼吁只有一个:请千万不要签署《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而当时极力劝阻胡佛总统的那些企业家和金融高管,则让人想到了今天的马斯克等人。

当年的汽车业巨头亨利·福特在白宫花了一整个晚上力图说服胡佛否决该项法案,他称它为“一项愚蠢的经济政策”。

时任J.P.摩根首席执行官的托马斯·W·拉蒙特后来回忆说,那一天,他几乎要跪下来恳求胡佛总统悬崖勒马,别让这项愚蠢至极的法案成为现实。

但是,胡佛没有听进去。

1930年6月17日,胡佛总统正式签署《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2万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随后,美国的悲剧就来了。

法案通过当年,美国失业率为7.8%;到1931年,骤升至16.3%;1932年达到24.9%;1933年达到25.1%。

在1929年到1933年间,全球贸易总额下降了26%。美国出口额从54亿美元骤降至16亿美元。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国际贸易都没有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美国经济总量缩水近30%,从1040亿美元降至730亿美元。

那时候的世界,还没有现在这么多国家。但是,美国还是遭到了来自众多国家的反制。

1930年,加拿大第一个对美国展开报复,它对16大类产品提高关税,占美国输往加拿大商品总额的30%。

英法德三国也马上跟进,提高了部分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法国干脆把所有美国的进口商品都拒之门外。

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古巴、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等40国也先后采取反制措施。

2025年经济学家在请愿书中旧话重提,从诸多方面指出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谬误。

首先,特朗普关税政策来源于对经济状况的错误理解。

实际上,关税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而只会带来物价上涨,失业增加,最后让普通民众为之买单。芝加哥大学研究显示,特朗普2018年对华关税使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1274美元,而新一轮关税可能将这个数字推高至2300美元。最终,美国消费者将承担加征关税92.4%的成本。

其次,特朗普政府错误理解了贸易赤字的意义。

与普遍担忧相反,美国的贸易赤字并不是美国经济衰退或海外不公平贸易行为的证据。美国的贸易赤字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高度信任。这些投资反过来进一步加强了生产性经济,并推动了对美元的需求。因此,“赤字”并不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害,反而恰恰相反。

第三,特朗普的关税计算公式有误。

请愿书中指出,美国对其他国家威胁和实施的“对等”关税是基于一种错误且即兴的公式计算出来的,这一公式与经济现实毫无基础。这些计算偏离了《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中规定的计算对等关税的既定方法。例如欧盟实际平均关税不足3%,特朗普却宣称达到39%,甚至将增值税错误计入关税计算。

请愿书呼吁将征税权还给国会,特朗普利用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的方式征税是违宪行为。

经济学家们没有忘记他们的1028名前辈,他们在请愿书中指出:“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重复了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的灾难性错误,斯穆特-霍利关税曾遭到1028位经济学家的反对。”

然而,在“对等关税”推出近20天之后再提交这样的请愿书,很显然难以获得真正的效果。仅仅从历史和经济学理论得出的结论,更是难以撼动特朗普基于党派利益所做出的决定。

面对胡佛政府加征关税的前车之鉴,特朗普政府依然选择激进策略,背后具有共和党的政治传统:将加征关税打造成为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核心手段。

特朗普迎合的选民基础包括传统制造业工人和农民,他们受制造业外流影响最大,被全球化冲击最深。因此,将制造业外流包装成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成为特朗普采取加征关税手段的内在逻辑。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最终目的是让党派获得更多的支持,为自身攫取更多的政治资本。而关税所带来的实质后果如何,并不是特朗普政府的优先选项。换句话说,难道拜登政府大量引入非法移民就是为了让美国更加繁荣吗?不,他们也是为了选票。两党唯一的不同点,只是得到谁的选票而已。

美元的强势地位是导致美国贸易逆差以及制造业相对弱势的关键原因。美国在维持强势美元和经常项目平衡之间面临着两难选择。美国既不想放弃强势美元,又试图削减贸易逆差,实际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决定了美国现在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不断衰落的命运。